趙白石設巧計為吳家報仇 沈四海知真相告狀被冤殺
沈月生的案子真相大白,趙白石也算是放下了一份牽掛,他從杜明禮留下的與王府的來往信件中得知,王爺之所以處心積慮地陷害吳蔚文,就是為了借以打壓左大人,也就是說,不管沈四海是否作偽證,吳蔚文都難逃家破人亡的下場,他將這些告知了周瑩,並將查坤的尖刺拿給她看,周瑩見到了那三角形,的刀刃,忽然想起吳聘臨死前隨處翻找,的那張畫著凶器的紙片,便匆匆回到了別院,從收納吳聘遺物的箱子裏找出了那張紙條,比較之後似乎明白了什麼,連忙叫了福來過來,詢問了吳聘生前最後與杜明禮吃飯時的情景,得知吳聘昔時見過這把尖刺,還饒有興趣地多問了幾句,便明白了吳聘之死...的原因,她不禁感歎,吳聘真不該該多問那一嘴,否則也不會招來這殺身之禍。
昔時舊案終於水落石出,周瑩帶著福來和春杏到了吳聘,的墓前,跟他把這一切都絮絮叨叨地說了一遍,臨走時,她察覺沈四海竟然跪在吳蔚文的墓前燒紙錢。沈四海如今為了自己的過錯後悔萬分,他咬牙切齒地宣誓,自己一定要為吳蔚文和沈月生報仇,哪怕拚上性命也在所不惜。回抵家後,他讓管家將這麼多年來與王爺-的一切賬目往來都搜羅了起來,盤算作為自己反撲的武器。
之後,沈四海暗中找到素有鐵骨之稱,的江禦史,將自己手上王爺壓榨沈家、陷害吳家的證據交給了他,請他上書彈劾王爺,卻不知那江禦史正是王爺屬下,他拿到了證據,當即便回京交給了王爺。
很快,王爺就命欽差以勾結洋人,私通外國的罪名將沈家抄了家,將沈四海斬首於涇陽菜市口,沈夫人為丈夫收屍之後也上吊自殺了。趙白石獲得消息後不禁感歎,昔時吳家的冤案又一次在沈家上演了,周瑩得知也愣住了,但她所關心的卻是那個遠走香港...的人......
趙白石在杜明禮...的書房還察覺了他和張長清的來往信件,推斷出他一定是去投奔王爺的死敵李大人了。為了不讓他,的陰謀得逞,趙白石決定上密折,提請太後立王爺十五歲-的兒子溥儁為大阿哥,他日繼同治為帝。周瑩聞之後,擔憂王爺更加權勢熏天,趙白石卻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道,隻有讓他爬得更高,才能讓他跌得更慘,周瑩立刻便明白了,位高遭忌,下場必慘,她不禁對趙白石的這一招佩服不已。
趙白石打著替王爺著想的旗號,將自己盤算上折子的事告訴了文先生,文先生聞言覺得他的主意甚好,馬上大喜,讓他將折子交於自己帶回去給王爺批閱。王爺見了自是欣喜不已,當即讓趙白石將折子遞了上去。此事很快水到渠成,王爺便運作了一番,將趙白石提拔做了陝甘總督。
自甲午戰爭之後,李大人認定張長清對局勢判斷失當,處理有誤,便對張長清逐漸冷淡,張長清這個滿口仁義的偽君子竟然舔著臉來求趙白石,請他引薦,讓自己也投靠王爺,並說這樣一來,自己也可以與他相互提攜,共同進退。趙白石聞言假作高興,但稱以他之前是李大人...的幕僚,隻怕王爺不會相信他,張長清告訴趙白石說,自己早就準備好了一份投名狀——就是被自己穩在合肥的杜明禮。趙白石聽說杜明禮在他手裏,心中高興,立刻便準許替他奔忙。
過了幾天,趙白石假稱王爺已經回信,讓張長清將杜明禮獻上,又以王爺命他暫留李大人身邊,以作內應的借口化解了他想要麵見王爺的請求,張長清不疑有詐,當即應下。趙白石又假裝親近地與他談天,從他口中套出了昔時軍需案的許多隱情,並獲知了吳蔚文之死-的真相。原來,當初王爺一黨被強迫吳蔚文指證他-的靠山左大人在辦洋務時收受回扣,卻被吳蔚文堅拒,而那左大人擔憂他供出什麼對自己不利的證據,便買通人將他滅了口。
趙白石稱自己要親手捉拿杜明禮,與張長清定下了計策,將杜明禮騙出合肥,在半道上將他擒獲了。夜深人靜之後,趙白石悄悄到了綁著杜明禮的房間,扔給了他一把匕首,讓他去找張長清報仇。杜明禮手持匕首闖進張長清...的房間,一刀刺進了他的胸膛,之後自知難以逃脫,杜明禮也自盡而死。
這時,趙白石走進了房間,假意對尚存一息的張長清道歉,稱是手下看管不嚴,才使得杜明禮逃脫,可到了這個時候,張長清哪能不明白這都是趙白石設計的呢?他後悔萬分地痛罵趙白石卑劣狠毒,趙白石卻雲淡風輕地說,這些都是他作為老師教會自己的,自打自己最愛的人含冤入獄,自己束手無策之時,自己就變了,張長清聞言帶著深深的恨意和不甘氣絕而死。
之後,趙白石寫了一封密折,連同杜明禮-的隨身信箋銀票等物以及張、杜二人的屍體,一同秘密送往了京城。
回到涇陽後,趙白石將事情的詳細經過告訴了周瑩,周瑩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,稱最大,的罪魁禍首卻還逍遙法外,這樣的朝廷不維護也罷,事到如今,她反倒真心覺得沈星移所做才是正確的。趙白石擔憂周瑩這樣激進的思想會讓她也淪為逆賊,趕緊相勸,周瑩卻指責他食古不化,可趙白石卻知道,自己早就已經不是昔時的自己了......(源自劇情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