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鄒內鬥
元璋這次的緩兵之計,可沒那麼順利了。有了亳州-的前車之鑒,鄒普勝可不會輕易上當。他就地要求元璋注解誠意,十日之內砍了天完叛將丁普郎和傅友德的人頭,並歸還五萬兵馬,否則就用元璋的人頭當壽禮。鄒普勝這白臉唱得絕對盡職,徐壽輝和陳友諒在一旁默不作聲,隻看他一人發揮。元璋臉上仍嬉皮笑臉,腦子裏卻在飛快的想著解決之法。
應天接到元璋送來的書信後,也是亂做一團。紅衣大炮尚未運抵,無法與陳友諒大軍抗衡。劉伯溫認為陳友諒野心頗大,不甘人後,早有殺徐自立之心。而在徐壽輝和陳友諒之間還隔著鄒普勝鄒太師,唯今之計隻有挑撥鄒陳二人內鬥,方能爭取更多時間。於是秀英依軍師之言隻身犯險到了江州。
秀英先到太師府拜見鄒普勝,力陳丁傅二將並非反叛天完國,隻是不肯追隨陳友諒。如今天完兵力強盛,元璋歸順後,丁傅二將必定重回天完,所以算不上叛將。這幾句話說到了鄒普勝心坎裏,對秀英的敵意也就蕩然無存。秀英乘隙進言,天完國最大的敵人並非元璋,而是伴在君側的陳友諒。要小心他篡權奪位,太師一生心血建立的天完國,就拱手讓了他人。
從太師府出來,秀英又到了陳府。這一次秀英大讚友諒文韜武略,日後必能篡取天下。隨後秀英請求陳友諒,在元璋歸順後能升他做吳王,日後必唯友諒馬首是瞻。這封王本是天子才有的權力,秀英求友諒封元璋為吳王,就是已認友諒為天子。並且還警告友諒,要小心太師鄒普勝,以免韓信兔死狗烹的舊事重演,為天完國打了江山,卻被人算計。
這離間計看似粗陋,隻要陳友諒和鄒普勝相遇時相互說出與秀英見麵所談...的內容,就能被識破。可它厲害就厲害在戳中了軟肋,雖然陳鄒二人明知秀英在挑撥,卻對秀英的話深以為然,不得不相互提防。
現在元璋和秀英都在江州為質,讓陳友諒和鄒普勝認為應天已不足為懼,外患一除內鬥必生。友諒先下手為強,召集五萬軍兵以協防為名入江州。鄒普勝此時再從外地召集三萬人馬,已經來不及了。友諒率大隊人馬衝入行宮,就地整編為禁衛軍,原禁衛軍全部外調他地。有此重兵在手,陳友諒凶相畢露,在朝堂之上強逼徐壽輝加封其為漢王。整個朝堂噤若寒蟬,無人敢發一言。
友諒在朝堂上耀武揚威之時,元璋和秀英正計劃著逃出江州。